北城週刊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499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降息預期攀高,AI供應鏈續吸金

數據凸顯美國就業急凍與關稅衝擊製造業,市場對9月降息預期升至近九成,年底再降三碼機率提升。資金轉向AI與自製晶片題材,博通與蘋果新品大會前股價走高,美股高檔震盪,黃金創新高。台股AI與半導體供應鏈持續吸金,日月光衝漲停,中小型科技股強勢補漲,航太軍工與生技逆勢崛起,法人積極布局新題材,權值股短線震盪,操作宜聚焦AI供應鏈並兼顧防禦族群。

   本周觀察重點(1)通膨數據(2)蘋果新品大會(3)月營收公布

重點分析:

1.         8月美國非農僅新增2.2萬人,失業率升至4.3%,為近年新高,就業市場明顯急凍,同時,美國關稅政策導致製造業持續縮減人力,抑制整體就業狀況,這些數據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在9月降息的預期,降息機率拉高至近九成,同時今年再降三碼機率增加,在高科技領域,資金轉向關注自製晶片的AI產業,博通大幅走升,蘋果本周新品大會前市場期待AI更多功能實裝股價收高,美元指數回貶,近月黃金上漲至3629美元,近月紐約原油回跌至62.7美元,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至4.09%VIX恐慌指數持平至15,美股,高檔震盪。

2.         上週台股整體格局穩健,產業輪動清晰。AI與半導體供應鏈依舊主軸領漲,AI伺服器、矽光子與先進封裝題材持續吸金,日月光投控衝上漲停板,櫃買市場如眾達-KYAES-KY、昇陽半導體、京元電子、新應材等中小型科技股展現強勢走勢,顯示資金從大盤擴散至各中小股題材族群,航太軍工與生技醫療族群逆勢崛起,在全球降息預期升溫、大型半導體展即將登場及iPhone新品預告等政策與題材催化下,外資與投信等法人積極布局具成長潛力概念,權值股表現相對受壓,台積電歷史新高1200元前震盪,尾盤獲利了結壓力浮現。鴻海、聯發科等電子大廠則因短線調節,買盤態度偏保守,上週外資重點布局AI與封裝供應鏈題材,同時部分投信開始鎖定熱門題材拚作帳行情,建議以AI供應鏈為核心配置,同步留意航太與生技防禦動能,適當分批入場或調節權值股部位。

3.         本週亞洲市場普遍上漲,受到降息預期推動,熱錢再度加碼亞洲市場,日股反應關稅15%利多而上漲,中國與香港持續反映寬鬆政策與經濟數據回春利多,南韓在科技股支撐下穩健表現,日經225指數上漲162.5點,收43717點,南韓綜指上漲14.47點,收3219.59點,上證指數上漲14.33點,收3826.84點。

4.         消息:金融股超級法說會起跑,下周一(10)將有中信金(2891-TW)、永豐金(2890-TW)法說會與元大金(2885-TW)業績發表會,周二又有台新金(2887-TW)法說會,17日又有國泰金(2882-TW)法說會壓軸,金控一家家法說會即將登場,今年金融業獲利亮麗,市場期盼公司法說會上再釋出更多利多,同時為中國曝險釋疑。868:周一:法說會:周二:法說會:無,財政部:進出口。周三:法說會:高雄銀。周四:法說會:愛之味。周五:法說會:無。

 

期貨淨額

期貨未平倉

 

選擇權淨額

選擇權未平倉

自營商

-255

2727

自營商

-1371

8036

投信

226

22045

投信

0

-80

外資

-748

-21999

外資

137

7741

5.技術面與籌碼面:

(1)台股周K線收紅,上漲261.48點,加權指數再度挑戰24500上方壓力,周一跳空向上來到24729.96的歷史新高,但漲點無法擴大,尾盤還是拉回,日線上收盤價有新高,短多趨勢不變,中期進入震盪盤堅走勢,中期24500以上仍有壓力,長線偏多格局尚未見到反轉,往上挑戰25000點整數大關,同上週研判末升段現象將更為明顯,預期未來震盪幅度將加大,從布林線系統看來,日K線往上碰觸+STD壓力,技術訊號整理偏多,上檔壓力24800點,下檔支撐24350點。

(2)上周大盤5日均量下降為4231億,台幣回升至30.5,台股成交量較上周下降,大盤整理權值股熄火,所幸有記憶體與IC設計題材接棒,二、三線中小股持續輪動補漲,融資水位持續攀高,投機氣氛極高,受到寬鬆預期提高熱錢回流,外資上周開始回補台股部位,投信則持續加碼上櫃市場,目前大盤融資餘額增加為2644億,融券持平為283235張,外資期指未平倉淨空單減至21999口,選擇權未平倉淨多單增至7741口,三大法人週買超341(上週買超46.7),整體而言價平,量縮,資增,劵平,法人買,籌碼面偏多

各產業報告評析

1.         不動產放款天條排除新青安 公股銀:可縮短房貸排撥時間

行政院拍板將「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」(新青安)排除於《銀行法》第72-2條不動產放款上限規範外,第一銀行指出,此舉將帶來三大正面效益:首先,有助於潛在買方由觀望轉為實際購屋行動;其次,銀行每月新承作量可望提升;第三,隨著可撥貸額度增加,將有效縮短目前平均約2個月的排貸等待時間。【投研部評析】: 受限於銀行法72-2條以及不動產相關放款的集中度管理政策,自20249月以來房貸撥貸速度較慢,為避免影響首購、自住客買房、交屋,行政院昨日決議將2025/9/1以來新青安貸款將排除在銀行法72-2條計算範圍之外。根據財政部統計,初期8家承做新青安貸款的公股行庫合計已核貸尚未撥款、近期核貸案件將可釋出約1300億元房貸額度,預期將有利近期成屋交易或即將新完工建案交屋,對房市資金挹注不無小補。投資建議方面,由於自20249月以來房市已處低迷情況,近三次央行理監事會議皆無調整房貸政策,在中央持續喊話銀行應放寬房貸核貸下,預期往後房市相關政策只會趨向鬆綁,而不會再緊縮。加上先前營建類股受央行在20249月大幅調整房貸政策、2025年以來投資市場震盪的負面衝擊,股價皆已明顯回檔,故建議可回歸基本面操作,優先佈局布局現金殖利率不低,且 2026 年獲利有望跳增的營建股, 如:興富發、達麗。另,2026年現金殖利率較高的個股,如:國建、遠雄、潤隆 亦可留意、偏多操作。

2.         jpp營收連四月登頂(工商時報)

jpp-KY 經寶精密(52848月合併營收3.2億元(約泰銖3.43億元),相較去年同期2.09億元(約泰銖2.23 億元),年增53.58%;同時亦較20257月營收3.11億元(約泰銖3.42億元)成長2.9%,為連續第四個 月締造營收新高紀錄。 【投研部評析】: 泰國精密鈑金廠JPP-KY(5284)公告8月營收3.2億元,成長3%MOM、成長54%YOY,連續第四個月創單月歷史新高,表現略優於預期;雖然8月份歐洲子公司放暑假,減少約2/3的工作天數,但由於歐洲第四家新併購子公司Segnere正式併報,及AI伺服器機櫃出貨量放大,成功抵銷假期影響,使營收保持強勁成長動能。而9月份在工作天數恢復正常、10-11月份進入傳統旺季下,預期營收表現將呈現月月創高。 通訊業務方面,受惠於AI伺服器客戶持續強勁拉貨,預估2026AI機櫃業務將持續成長。此外,JPP的電池備援模組(BBU)主要客戶在泰國大舉擴充產線,對機構件的需求也相當強勁,而JPP已經完成相關產品開發與試產,預計4Q25開始量產並挹注營收,BBU業務將會是未來新的成長動能之一。整體來看,JPP的通訊業 務大幅成長且產能持續擴充、航太業務有新併入的子公司加入,預估2025-2026年稅後EPS分別為13.1元、 15.0 元,分別成長12.9倍、15%YOY(2026年本業成長25%YOY)。考量JPP的營收月月創高、獲利大幅成長、 AI 營收占比持續提升,且在併購歐洲子公司後晉升為歐洲國防概念股,整體營運有結構性的改善。評等維持「強力買進」。

3.         客戶出貨遞延,全新8月營收較上月略減,Q3雙位數成長態勢不變

磊晶廠全新(2455)公布8月合併營收2.75億元,月減5.41%、年增0.43%;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20.74億元、 年減7.81%。全新因客戶出貨遞延,8月砷化鎵出貨稍減,使得8月營收較上月減少,不過,遞延部分將陸續反應於後續月份。法人指出,全新第三季將持續受惠於磷化銦(InP)基板供應正常化與光通訊需求回溫,預估單季營收仍有雙位數成長表現。 【投研部評析】: 全新公告八月份營收為2.75億元,月減5.41%、年增0.43%,累計2Q25預估營收達成率 為62%,不如研究部預期,主因為終端手機客戶進行供應鏈調整,使美系FEM客戶淡出供應鏈,取而代之的是中系FEM客戶,因此全新的磊晶端料號需要進行轉移而使機台稼動有暫時性的停擺。目前該移轉已完成,預估九月分營收將能補上,再加上最大的磷化銦基板供應商AXT已於八月中到貨,九月之後已無缺料問題, 因此研究部維持先前3Q25/2025營收分別為9.15億元/35.74億元的預估不變。預估EPS分別由1.02/3.80 元下修至1.01/3.54元,主因為2Q25毛利率低於預期而做出相對應調整以及匯損金額大於預期所致。2026 年成長動能包含光模組需求翻倍、美系客戶提升全新供貨份額、無人機太陽能電池專案量產等,都將推升後續營運動能將強勢回升,因此研究部此次上修全新2026EPS6.12元。評價方面,考量利空因素已全然消散,維持買進投資評等。

(轉載:統一投顧)

本報告純屬研究性質,僅供北城機構內部同仁及客戶參考,不提供或遊說客戶做為投資買賣股票之依據,投資人應審慎衡量本身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,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報告內容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」電話:02-29283456 地址: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21163樓 網站:www.peicheng.com.tw

國際股市K線圖

  

   

 

 

免責聲明:本報告僅為本公司內部使用之一般參考資料,並非針對客戶之特定需求所作的投資建議,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,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,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客戶或投資人,讀者應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
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,本公司雖盡力使用可靠且廣泛的資訊,但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。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,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,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,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。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物價格、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、經濟、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。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,如營收及目標價格,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,所以並不必然實現。從事特定交易,如涉及期貨、選擇權及衍生性金融商品,因具有高度風險並不適合每一個投資人。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,非經本公司事先同意,不得發送或轉送本報告予第三人轉載或使用。若需取消訂閱,請回覆此信件,留言「我要取消訂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