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城週刊 114年4月22日
川普關稅反覆牽動市況 台股2萬點遇壓震盪
川普否認豁免電子產品關稅、延遲公布半導體清單,市場不確定性升溫,美銀調查顯示悲觀情緒創25年新高,全球資金撤出美股。台股雖反彈至2萬點,但外資與自營商賣壓浮現,台積電、聯發科走弱,記憶體、黃金及部分內需與生技股抗跌。後續聚焦聯電法說與聯準會經濟展望,關稅政策進展仍為市場關鍵變數。
本周觀察重點(1)高科技股財報(2)電子法說會(3)聯準會經濟展望
重點分析:
1.
上周突然傳出川普政府豁免智慧手機、電腦等消費電子的關稅,但隨後川普又否定有此決定,原先承諾一周內提出半導體關稅清單,但目前已經超時,為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,美銀的4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,是過去25年來悲觀程度排第五的調查結果,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飆升至20年來第四高,投資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撤離美國股市,日本將成首個與美國談判關稅的國家,市場希望可以有更多判斷關稅影響的資訊,聯準會主席鮑爾承認,川普的關稅政策規模超出了預期,並且給出明確指引將以通膨風險為第一優先,美元指數續貶,近月黃金上漲至3414美元,近月紐約原油回彈至62.5美元,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平至4.40%,VIX恐慌指數下跌至31.9,美股,漲多回檔。
2.
台北股市反彈回到2萬點主要壓力後,短線再度出現一輪調節賣壓,目前主要賣壓來自於外資、自營商的停損賣單,加上近期散戶融資斷頭後,多方資金觀望保守,整體承接力道薄弱,權值股普遍走弱,台積電、聯發科領跌,鴻海、廣達跌深反彈,記憶體族群受惠報價上揚利多展開反攻,南亞科漲停鎖死,品安、廣穎跟進走高,黃金再創波段新高,佳龍、金益鼎收復月初跌幅,關稅影響較小的資通訊服務業持續走強,生技在空頭市場中也有逆勢表現姿態,短線受惠急單效應的航運股開始出現疲態,近期可以持續關注高殖利率個股用以平衡持股風險,本周等待聯電法說會內容以及聯準會經濟展望消息,同時關注可能宣佈的半導體關稅清單。
3.
亞股周一漲跌互見,日幣走升日股轉為下跌,南韓即將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股市走升,中國總理李強信心喊話+政策放利多,陸股由黑翻紅急速走揚,日經225指數下跌450.36點,收34279.92點,南韓綜指上漲5點,收2488.42點,上證指數上漲14.7點,收3291.43點。
4.
消息面:周一:法說會:無。周二:法說會:智原、力積電、三陽工業。周三:法說會:譜瑞-KY、聯電。周四:法說會:瑞儀、中電。周五:法說會:無,台經院:營業氣候測驗點。
|
期貨淨額 |
期貨未平倉 |
|
選擇權淨額 |
選擇權未平倉 |
自營商 |
-424 |
574 |
自營商 |
3107 |
5044 |
投信 |
-690 |
33866 |
投信 |
0 |
-120 |
外資 |
2549 |
-26570 |
外資 |
323 |
-969 |
5.技術面與籌碼面:
(1)台股周K線收黑,下跌133.74點,短線自年線強力反彈後站穩半年線支撐,但來到2萬點關卡壓力,開始出現漲多整理,中長期技術面多頭走勢顯然已遭到破壞,目前重新進行新一輪型態構築,長期初跌段結束,反彈逃命波持續進行中,中期下檔18500的中期支撐短時間不宜再來,否則將形成主跌段下跌趨勢,目前暫看為10日線與19000點的整數關卡防守,整體而言,短線漲多後進入橫盤整理,從布林線系統看來,日K線-1STD~中線遊走,技術訊號整理偏空,上檔壓力20500點,下檔支撐18500點。
(2)上周大盤5日均量降為3073億,台幣保持32.5的波段高點,但外資整體仍是站在賣方,本波台幣升值應與去槓桿及套利平倉有關,信用交易維持低迷,顯示市場信心不足,整體成交量也同步下降,法人與散戶進行大幅停損出場後,由於本金受損,短時間暫難看到強勁買盤,投信與八大官股則保持買超動作,反映國安基金進場消息,籌碼面沉澱後股市開始進行反彈,目前大盤融資餘額減少為2139億,融券減少為115570張,外資期指未平倉淨空單減至23883口,選擇權未平倉淨空單增至3901口,三大法人週賣超552億(上週賣超577億),整體而言價漲,量增,資減,劵減,法人買,籌碼面偏多。
各產業報告評析
1.
國巨Q1純益季增49%賺1股本 Q2營收及雙率估略增
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(2327-TW) 今 (17) 日召開法說,並公告第一季財報,稅後純益 55.3 億元,季增 49.1%、 年增 20.5%,每股純益 10.77 元;展望第二季,國巨估營收低個位數季增、毛利率及營益率微幅成長,至於 關稅影響則在可控範圍。 【投研部評析】: 國巨1Q25 EPS為10.77元,主要成長動能來自AI應用和中國電動車市場,加上庫存已降至健康水位,部分客戶開始有回補庫存動作。展望2Q25,成長動能仍會延續自1Q25,並預期營收會有低個位 數的季增。公司認為2025年主要成長動能仍來自AI(包含Server及NB/PC)和中國EV,儘管在併購芝浦電子上殺出程咬金,但公司已決議將併購價格由每股4,300日圓調升至5,400日圓,並維持3Q25完成芝浦電子的併購計畫。在關稅影響層面上,公司認為直接影響是可控的,但對產業造成的不確定性公司也密切關注中,
目前為止也尚未看到客戶有改變任何的採購行為。研究部基於整體被動元件市況已逐漸轉佳(BBR>1),且未來 AI 伺服器上的鉭質電容用量將會增加,因此維持國巨買進投資建議。
2.
關稅效應!工業電腦廠醞釀漲價潮研華、樺漢已與客戶洽(經濟日報)
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衝擊,工業電腦廠(IPC)除加強供應鏈成本管控,已醞釀漲價因應。大型業者研華(2395)、 樺漢(6414)、凌華(6166)除與客戶洽談漲價事宜,也檢視北美產能;欣技(6160)、維田(6570)等中小 型廠商已設定漲價5-10%,且已接到部分客戶提早出貨要求。【投研部評析】: 面對川普關稅衝擊,IPC除加強供應鏈成本管控,多數廠商預計將調整售價。研究部依然正向看待IPC 產業,基於(1)IPC 多用於工廠生產及建置,相較消費類產品具韌性,(2)美國人力成本昂貴,
地緣政治升溫於美國擴廠有望增加智慧工廠相關訂單,去抵銷其他地區因需求放緩帶來的影響,(3)議價能力較強,IPC產品大多是ODM Design in的長周期產品,亦涉及認證及工廠audit,客戶基本上難以在該產品週期內轉換供應商,且台IPC廠在全球市佔率高達7成以上,國外客戶就算換供應商,還是以台廠為主。近期因大盤系統性,使股價全數下挫,長期買點相對浮現,其中推薦以產業龍頭議價能力最強2395的研華為主,再來推薦邊緣AI純度最高6922的宸耀,及高殖利率的3005神基及3479 的安勤。
3.
美系IC廠去中化
台廠迎轉單(工商時報)
市場傳出本周美國海關開始升級監管措施,打擊第三國轉運避稅行為,另外,美國總統川普將輝達H20、AMD MI308 等特規版晶片禁售,雙重擊打下,美系IC大廠恐將被迫放棄大陸市場。 【投研部評析】: 中國政府因應關稅貿易戰,頒布相關半導體關稅規則,主要是非中國地區生產的IC將課 以重稅,而在台積電及三星生產的晶圓將不會被課重稅,此舉主要受害的廠商為IDM廠,包含德州儀器、INTEL、 SKYWORKS 及
QROVO。而相對應的台系廠商,受惠最深主要為矽力-KY,係因雖然德州儀器在成都有晶圓廠,但是其餘銷中主要的產品仍是美國當地晶圓廠所生產的產品,故矽力以台系及中系晶圓廠所生產的產品將受惠
與此,研究部推估矽力-KY 25年EPS將達到12元,建議買進。另外,在射頻元件方面,SKYWORKS 及QROVO 在中國市佔率兩家加起來約超過60%以上,而此規則下,以台系廠商的立積及中系的卓勝微、康希通訊將受惠於此。立積2Q25開始受惠WIFI 7 FEM開始出貨,營收將有明顯跳升,目前中國標案及SWITCH 2相關產品將在2Q25增溫,推估25年營收有望重回50億元大關,EPS將超過7元,故維持買進,雖然近期受到國際情勢壓力,但研究部仍對營運保持樂觀,維持買進建。最後,在中國區將降低美系產品以提升IC自主化,各中系晶圓廠商積極擴產,相關半導體耗材需求將持續提升,而晶圓盒主要供應商為家登,2Q25 已經完成產地遷移,將先前復興廠及部分樹谷廠的FOUP產能移至崑山及重慶協力廠以服務客戶。3月營收已創新高,4月營收不至於大幅回檔,約略維持在6億元以上,2Q25營收將持續 維持季增,下半年仍有COWOS載具將貢獻營收,對25年營收仍維持95億元預估,EPS將達20元,建議買進。
(轉載:統一投顧)
本報告純屬研究性質,僅供北城機構內部同仁及客戶參考,不提供或遊說客戶做為投資買賣股票之依據,投資人應審慎衡量本身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,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報告內容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」電話:02-29283456 地址: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2段116號3樓 網站:www.peicheng.com.tw |
國際股市K線圖
免責聲明:本報告僅為本公司內部使用之一般參考資料,並非針對客戶之特定需求所作的投資建議,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,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,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客戶或投資人,讀者應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,本公司雖盡力使用可靠且廣泛的資訊,但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。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,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,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,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。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物價格、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、經濟、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。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,如營收及目標價格,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,所以並不必然實現。從事特定交易,如涉及期貨、選擇權及衍生性金融商品,因具有高度風險並不適合每一個投資人。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,非經本公司事先同意,不得發送或轉送本報告予第三人轉載或使用。若需取消訂閱,請回覆此信件,留言「我要取消訂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