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北城週刊 114年11月25日
美降息預期升溫,台高科技股回彈
本週美股由財報與政策預期主導,多數企業獲利優於預期,聯準會官員暗示仍有降息空間,但科技股在AI題材強勁下仍受高估值疑慮影響,使美股維持高檔震盪。台股則以記憶體族群最具動能,DRAM、模組與封測受漲價與需求支撐續強;生技與黃金概念在科技波動中成為防禦資金去向。整體資金焦點仍圍繞記憶體供應鏈,其他題材則呈輪動格局。
本周觀察重點(1)法說會消息(2)台幣走勢(3)通膨數據
重點分析:
1.
美股走勢由「財報驅動+政策預期轉變」主導。超過9成標普500公司公營收明顯優於預期。同時,聯準會多位官員發表談話,特別是John Williams指出「近期仍有降息空間」。然而,科技股雖因AI概念與關鍵晶片公司亮眼財報雖獲支撐,仍面臨估值矛盾與資本支出疑慮,美元指數回檔,近月黃金下跌至4068美元,近月紐約原油下跌至59.4美元,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.15%,VIX恐慌指數反彈至19.82,美股,高檔輪動。
2.
本週台股雖整體偏弱,但在震盪環境中,「記憶體」類股仍顯活躍。多家記憶體模組、DRAM 供應鏈公司報價未鬆動,法人指出為超級循環初期,仍看好後市發展。相反地,外資在記憶體權值股部分出脫,使得整體走勢出現回跌,但題材基礎仍堅。封測與模組環節也因記憶體需求及漲價預期而受惠。生技產業於本週則呈現較為寧靜,雖無大量題材爆發,但在整體科技波動中,被視為資金避險選項。市場對於「創新藥+基因檢測」仍保有期待,但成交熱度未如科技族群。此外,「黃金概念股」在地緣不穩與通膨預期升溫背景下獲得資金部分偏好。金益鼎波段走揚,被納入防禦佈局的視角中。整體而言,本週資金主線為記憶體供應鏈題材為核心,生技與黃金為補強。建議投資人聚焦AI伺服器相關供應鏈跌深反彈後的佈局機會,同時觀察傳統作夢行情生醫與網通光學表現。
3.
本週亞股大幅震盪,日本市場因出口與製造業數據尚未明朗,觀望氣氛濃厚。南韓受記憶體與晶片需求變動牽引,外資流動加劇,日經225指數下跌1198.06點,收48625.88點,南韓綜指下跌7.2點,收3846.06點,上證指數上漲1.88點,收3836.77點。
4.
消息面:周一:法說會:茂達、宜鼎、信驊、科誠、高林、富邦金、台橡、南僑。周二:法說會:雙鴻、弘塑、富華新、兆豐金。周三:法說會:宏碩系統、高雄銀、臺企銀、彰銀。周四:法說會:倉和、合庫金、建通、台泥。周五:法說會:佑華、國泰金、新興、欣欣、太空梭。
|
|
期貨淨額 |
期貨未平倉 |
|
選擇權淨額 |
選擇權未平倉 |
|
自營商 |
-1204 |
958 |
自營商 |
1429 |
-5498 |
|
投信 |
161 |
24199 |
投信 |
0 |
-170 |
|
外資 |
1910 |
-31186 |
外資 |
1037 |
433 |
5.技術面與籌碼面:
(1)台股周K線收黑,連三黑,下跌962.6點,日線持續震盪修正,三周以來下跌超過兩千點,中期修正格局確立,日線上回跌至季均線位置尋求支撐,同時連兩日的跳空缺口,短線形成套牢壓力,周線上中期主要支撐往下觀察25600的支撐,短線暫看跌深後止跌整理,長線則尚未見到明確反轉,暫看持續修正,從布林線系統看來,日K線在-1STD~-2STD震盪,技術訊號整理偏空,上檔壓力27300點,下檔支撐26000點。
(2)上周大盤5日均量減少為5821億,周一台幣續貶突破年均線後來到31.48的新低,外資目前已連續賣超台股7周,投信賣超2周,自營商也跟進連續賣超2周,法人連續結帳調節下,融資上檔形成套牢圈,籌碼面修正壓力增加,隨著連兩日下跌,融資浮額開始清洗,目前大盤融資餘額減少為3037億,融券減少為307097張,外資期指未平倉淨空單增至31186口,選擇權未平倉淨多單減至433口,三大法人週賣超2075億(上週賣超1158億),整體而言價跌,量平,資減,劵減,法人賣,籌碼面偏空。
各產業報告評析
1.
志強、來億喜迎世足財 法人看好旺季更旺(經濟日報)
史上最大規模世界盃足球賽明年6月開打,國際運動品牌Adidas、Nike等四年一度大拉貨計畫全面啟動,志強(6768)、來億、寶成、豐泰及鈺齊等鞋廠同步受惠,部分台廠到明年上半年產能已被訂光,產線塞爆。除了明年世足賽之外,接續2027
年亞足聯亞洲盃、2028年洛杉磯奧運等動能的推波助瀾下,市場需求將明顯回升。 【投研部評析】: 研究部重申志強-KY買進建議,主要考量:(1)公司營運持續穩健回溫,且4Q25世足相關產品將開始小量出貨,4Q25、1H26旺季可期。(2)受台幣匯率及關稅影響的全年最淡季已過,4Q25將回到正常關稅認列階段,且員工生產效率較高,GM可望回升至1Q25與2Q25之間。(3)印尼廠一期for Brooks的 600 萬噸新產能於10月初完工,最大產能可擴增13.6%,10月底開始出貨,3年內產能將達到滿載。(4)Brooks、Asics 2025 年出貨量皆翻倍成長,2026年可望再成長50%至各300萬雙。研究部預估2025年、 2026 年稅後EPS 7.12元、9.33元,分別為-10.9%YoY、+31%YoY,獲利可望創歷史新高。目前本益比僅約12 倍,為過往評價區間8-24倍的中下緣,評價偏低,故維持志強-KY買進之投資建議。
2.
大田握肥單 中越產能滿載(經濟日報)
高爾夫球具代工大廠大田(8924)表示,本季訂單滿手,挹注營運可期。專業機構預測,美國高爾夫球具市場2025年至2032年將以4.09%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,有望帶動大田後市。 【投研部評析】: 大田(8924)越南B廠已於今年8月量產,以後段製程為主,月產能10萬支,並開始供應美系品牌客戶,進而挹注短期營收增長動能。而越南A廠目前也完成廠房主體建設,預計12月展開產能部署和設備測試,明年農曆年過後投產。越南A廠規畫為全製程球頭製作產線,月產能規劃為30萬支。隨著 2026 年正式量產,大田越南廠的產能將再放大,未來公司產能調整更具有彈性,不再只侷限在中國,客戶訂單可望回流,助力整體營運持續改善,故研究部對大田營運看法依舊正向。短期業績方面,考量新品出貨動能仍佳,4Q25營收保持高檔,本業獲利YOY將繼續改善,而1Q26獲利YOY同樣具備強勁成長動能,預估大田2025年5.51元(-3%YOY),2026 年EPS 5.65 元(+3%YOY)。投資評等維持買進。
3.
藥華藥血癌新藥申請美ET適應症 盼明年中取證添動能(經濟日報)
藥華藥董事長詹青柳表示,旗下血癌新藥Ropeg用於新適應症「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(ET)」,繼陸續完成中國、台灣、日本ET藥證申請,今年10月送件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(FDA),目標明年取證,若可優先審查,最快明年年中拿到藥證,為推動業績第二引擎。【投研部評析】: 研究部正向看待藥華藥營運動能:1)公司在3Q25達到營運高峰,財務表現創下歷史新高,合併營收、本業獲利及EPS均實現強勁增長。核心產品 Ropeginterferon alfa-2b(Ropeg)在全球真性紅 血球增多症(PV)市場持續滲透,並在關鍵的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(ET)新適應症上取得重大進展,已正式向美國FDA提交藥證申請,目標2Q26取證,有望成為首個獲批同時治療PV與ET的藥物;2)公司擴展研發管線, 透過策略性投資與資產收購,深度佈局細胞治療、抗體偶聯藥物(ADC)等,預計2026年將有多個候選藥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(IND) 階段。並聘請前Incyte北美總經理Barry Flannelly博士加入美國子公司董事會,強化骨髓增生性腫瘤(MPN)市場的商業領導地位。整體而言,藥華藥正處於獲利加速與創新研發並進的關鍵階段,研究部預估4Q25營收將來到46.28億元,+18.9%QoQ,+51.2%YoY,稅後EPS 4.46元,全年營收153.82 億元,+58.0%YoY,毛利率89.2%,稅後EPS 14.70元,+77.4%YoY。展望2026年,預計藥華藥將能受惠北美市場筆型獲核准上市以及各主要市場ET陸續取證上市帶動營收及獲利仍維持高速成長態勢,預估2026年營收將來到232.68億元,+51.3%YoY,毛利率89.7%,稅後EPS 23.67元,+70.6%YoY。評價方面,考量藥華藥 未來幾年仍將維持高成長動能,以2026年EPS 23.67元進行評價,維持強力買進建議。
(轉載:統一投顧)
|
本報告純屬研究性質,僅供北城機構內部同仁及客戶參考,不提供或遊說客戶做為投資買賣股票之依據,投資人應審慎衡量本身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,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報告內容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」電話:02-29283456 地址: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2段116號3樓 網站:www.peicheng.com.tw |
國際股市K線圖











免責聲明:本報告僅為本公司內部使用之一般參考資料,並非針對客戶之特定需求所作的投資建議,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,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,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客戶或投資人,讀者應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,本公司雖盡力使用可靠且廣泛的資訊,但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。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,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,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,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。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物價格、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、經濟、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。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,如營收及目標價格,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,所以並不必然實現。從事特定交易,如涉及期貨、選擇權及衍生性金融商品,因具有高度風險並不適合每一個投資人。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,非經本公司事先同意,不得發送或轉送本報告予第三人轉載或使用。若需取消訂閱,請回覆此信件,留言「我要取消訂閱」。